作者:龙钰、刘奥
忙碌的四月天,在陆溪镇扶贫车间里,缝纫机滴滴答答声响个不停,40多名工人忙得不亦乐乎,偶尔的打趣笑声,让车间充满了活力,妇女脸上的笑容透露出对生活的希望。
4月15日清晨,官洲村九组34岁的贫困户朱芳早早起了床,就近来到扶贫搬迁点扶贫车间忙碌。她在这里缝制服饰,一天下来,能挣到70余元钱,她说:“这样的生活,在几年前是不曾想象的。”
据悉,朱芳是言语二级残疾,她丈夫杨全高是肢体二级残疾,不能工作。有个女儿读小学六年级,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压在她一人身上,生活疾苦。
2019年1月,陆溪镇扶贫车间建成,朱芳在这里找到了一条自力更生的谋生门路。
据悉,该车间共设置三个点,分别在界石村易地扶贫搬迁点、虎山村原村委会点、印山村原村委会点,共布置工业缝纫机40台,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40个。
据悉,界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界石村、官洲村、铜山村贫困户23户57人,虎山村、印山村属陆溪镇建档立卡贫困村,这三个点的设置可有效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一个小作坊就是一个小车间,多个小作坊聚在一起不就是一个大工厂了吗?为保障贫困户无投入、上手快、不愁销,陆溪镇政府迅速和湖北华美服饰有限公司对接,当该企业负责人得知情况后,当即表示原料供给、订单销售都不成问题,有多少就回收多少,同时在生产初期安排技术人员手把手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
陆溪镇扶贫车间把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简单工序放到农村,组织不便外出打工的贫困人口利用农闲时间到就业扶贫车间进行生产加工,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既满足了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困难。
在扶贫车间务工,贫困户月收入能达到2000元以上。目前,扶贫车间逐步成为该镇的创业车间、富民车间、发展车间,贫困群众通过这一平台也“真实地摸到了脱贫致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