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12号提案

索引号 : 01105619X/2021-33858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督查;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嘉鱼县人民政府

名       称: 咸宁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12号提案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2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1-10-12 15:26:43

  王永蓬

主办单位:嘉鱼县人民政府

会办单位:市发改委、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高铁工业园物流码头优化提升的建议

高铁工业园位于嘉鱼县高铁岭镇,是该县的重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基地。园区内建有嘉鱼港石矶头港区临江山物流园综合码头,是武汉新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园区内规上企业12家,2019年总产值156.65亿元,园区经济规模几占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是目前嘉鱼县乃至整个咸宁市县域经济中工业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年创税收最多、安排就业人数最多的工业园区,为嘉鱼县建设湖北经济强县、打造临港生态新城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现状

1、嘉鱼县境内拥有长江干流岸线109.6公里,占咸宁市全部长江岸线的90%,咸宁市仅有的5个码头、11个生产性泊位集中分布于嘉鱼县境内,是咸宁市经长江出海的最短通道,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十八大以来,依托优良的长江黄金水道岸线资源,该县沿江规划布局“一区两园”(嘉鱼经济开发区和高铁工业园、潘湾工业园),建成有石矶头港区、潘家湾港区、簰洲湾港区等,引进和建设了一批大运输量、大吞吐量的重大项目,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分工协作、互补互给的产业集群。

随着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武汉新港建设进入深度实施阶段,“大长江”对嘉鱼县港口、沿江开发的带动作用将实现由量到质的改变,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趋势对嘉鱼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2、高铁工业园依托湖北金盛兰冶金、葛洲坝水泥等骨干企业带动,大力培育发展临港工业,聚集了一大批关联企业。临江山物流园综合码头建成于2015年,有力提升了港口船舶停靠等级,提高港区通过能力和港口吞吐能力。目前有3000t级(水工结构按靠泊5000t级船舶设计) 泊位4个,年设计吞吐量480万t,承载了区内企业每年90%的矿石、废钢、焦炭等原料,70%的外销成品进出港装卸任务。相比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距离与成本降幅正相关,该码头为区内企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发挥了重大作用。

3、近年来,园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沿海地区产业和生产要素加速向内地转移,随着湖北金盛兰冶金产业集群项目的建设建成,货运量较以前成倍增长,不仅园区内运输道路拥堵成为常态,码头超负荷运转、泊位吞吐能力不足问题也逐渐显现,直接影响到腹地与港口间的货物交流。特别是湖北顺乐钢铁建成投产后,其释放的产能加上湖北金盛兰现有产能,预计衍生的货物吞吐量将在年3000万吨以上,因此,为更好满足区内企业巨大的外运内输物流需求和充分发挥长江水运的独特优势,临江山物流园综合码头亟需扩容泊位、增加运力、提升功能。

二、建议

1、大力发展沿江港区经济。港口码头经济既是经济社会内生增长的需要,也是外联互通的重要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纵贯嘉鱼县全境,水资源优渥,水路运输优势明显。嘉鱼至武汉段航道水流平缓,其中深水岸线66公里,平均水深4.5米,可通行3000至5000吨级船舶,沿长江水道下行1100多公里直达上海,上行1200多公里连接重庆,水陆交通便利,对外集疏运条件便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陆路交通管控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临江山物流园综合码头积极帮助市内企业调运抗疫生产原料、市民生活物资,有力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更凸显出水路运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优化码头港口建设提升工作,按照“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原则前瞻性规划。在新形势下,如,寻求建设的新模式;抓紧物流研究,促进集装箱业务和临港增值服务的发展;加快智能信息化发展;抓紧配套工程建设;加大公用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力度;加快陆路集疏运、仓储、多式联运系统建设等等。因此,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推进。

3、谋划修建通港铁路。在新咸宁站铁路货场与嘉鱼港区之间谋划修建通港铁路,贯通长江航运和京广货运两条物流大动脉,将物流基地连接连通,构筑“铁水公管”多式联运转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动能。


  • xndy01.jpg
  • |
  • |
  • xngb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