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县2018年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15 来源:嘉鱼县统计局

2018年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年,是大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启年,嘉鱼县以“惠民生、促发展”为抓手,推进“三农”工作全面发展,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稳步提高。

一、农村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2018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9元,同比增加1366元,增长8.57%,增速比去年同期上涨0.4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7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增幅位居全市第四。

2018年嘉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构成

指标名称

2018年(元)

2017年(元)

增加额(元)

增幅

()

占比

%

贡献率

%

拉动

增长

%

可支配收入

17309

15943

1366

8.57

-

-

-

1.工资性收入

7298

6753

545

8.07

42.16

39.90

3.42

2.经营净收入

7671

7143

528

7.39

44.32

38.65

3.31

3.财产净收入

275

236

39

16.53

1.59

2.86

0.24

4.转移净收入

2065

1811

254

14.03

11.93

18.59

1.59

二、农民增收十大亮点

(一)前三季度菜价较好

嘉鱼县是全国“蔬菜大县”,农民收入情况很大程度取决于蔬菜种植效益,而蔬菜价格是效益的关键因素。前三季度,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总产量113万吨,比去年增加5万吨。白菜、甘蓝和南瓜价格均高于去年,蔬菜局价格监测显示上半年大白菜均价约0.5/公斤,甘蓝约0.6/公斤;去年同期大白菜均价约0.4/公斤,甘蓝约0.4/公斤。同时从农户及蔬菜经纪人了解情况,整体南瓜价格高于上年,今年南瓜上市价约0.3/斤,上年约0.2/斤;中期最高售价高于0.4/斤,上年最高价约0.3/斤。

(二)“稻虾连作”大力推广

2018年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5.4万亩,较上年增加3.7万亩,养殖面积增长318%。今年小龙虾市场需求旺盛,整体价格高,龙虾上市价约40-45/斤,上年同期上市价约30/斤;后期收购均价高于15/斤,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上扬。按每亩收入2000元计算,可比常规稻增加1500元,全县稻田养虾可增收5550万元。

(三)小麦产量价格齐增

去年小麦生长期全县阴雨天气多,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爆发严重,小麦单产约300/亩,且品质不佳。依据品相,小麦单价约0.4-0.8/斤。今年全县小麦长势较好,整体产量约400/亩,部分高产地块产量高于600/亩,小麦品质好,价格约1/斤。

(四)生猪价格强力反弹

今年生猪价格走势呈U型发展,上半年一路下跌,二季度触底价格不足10/公斤,下半年有大力拉升趋势,收购价一度高于14/公斤。8月以来,非洲猪瘟爆发客观上拉动本地生猪价格上扬,12月本地生猪收购价约15.6/公斤。

(五)林地养殖前景突出

今年,全县大力推广“315”养殖模式,即1亩林地,投放1笼鸡共50只(政府无偿提供),年收益约3000-5000元。截至目前,全县共投放750笼鸡,较去年增加730笼,其中贫困户投入652笼。“315”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本地闲置林地资源,发展前景可观。

(六)瓜果种植效益喜人

去年上半年全县降水较多,本地瓜果大多产量不高,品质差,价格低。今年气候条件好,西瓜、香瓜喜获丰收,砂糖瓜初上市收购价高达2.7/斤,后期收购价长期维持1.5/斤以上,价格明显高于去年。桃李种植是嘉鱼县水果种植特色,2018年是桃李的“大年”,产量较去年普遍翻番,果大粒实品质好。

(七)特色种植逐年增加

近年来,嘉鱼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大大增加,自采自摘园、观光旅游园和各种形式的生态农庄数量也大大增加。特色种植的良好发展打破了作物生长的季节限制,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农业经营户的经营性收入。

(八)水产养殖趋于精细

两湖拆围”后,全县水产养殖面减少,养殖模式开始转型,特色养殖和精细化管理是今年全县水产养殖一大特色。鳝鱼养殖、青蛙养殖、甲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与传统养殖比,养殖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九)合作经营促进发展

今年,全县农业经营合作社数量明显增加。农业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融产供销于一体,增强农民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本地农业合作社积极引进种植优良品种,如水稻种植引进象牙香珍、泰优398等品种,提高了种植效益。

(十)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2017年全年脱贫人数大大增加,扶贫惠民政策逐步落实,贫困户收入得到有效保障。201841日,嘉鱼县再次提高低保、五保供养标准;201810月全县开始缴纳居民医疗保险(220/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免缴优惠,惠及852512751人,共计280万元。

三、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存在的问题

(一)水稻收购价走低

受最低收购价下调政策和市场双重影响,今年本地早中晚稻干谷收购均价约每百斤110元、103元、120元,与去年同期分别下滑约13元、17元、15元,下滑幅度为11%14%11%

(二)涉农补贴标准下调

涉农补贴去年有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今年合并为一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今年全县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为74.5/亩,去年三项合计99.8/亩,降幅25%

(三)农业经营成本上涨

今年全县农农资价格,土地承包费,农业用工等投入稳中有增。其中化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调查显示复合肥价格每吨上涨200-400元,涨幅超过10个百分点。

(四)四季度菜价持续走低

四季度嘉鱼蔬菜产出以白菜为主,10月白菜上市价约0.2/斤或1400-1800/亩,与去年略平;11月以来菜价一路下跌,跌破0.1/斤;12月,白菜价格持续低于0.05/斤,去年同期约0.1-0.2/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