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鱼县济总量逐步壮大,但由于历史原因,第三产业占比较低仍是嘉鱼经济发展的短板。2019年度,全县GDP总量288.9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6:52.1:32.3,第三产业占比在全市位居末尾,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不足。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遇之大疫情,嘉鱼县委、县政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全市项目建设为抓手,抢抓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做为职能部门,嘉鱼县统计局围绕大局、主动作为、进准发力,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纳限入库工作。
一、明确方向,举好发展“指挥棒”
“十三五”以来,服务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同时,服务业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适应经济发展大趋势,嘉鱼县委政府抢抓机遇、顺势而上,树立转型发展新理念,明确服务业发展新方向。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民营企业“进规入限”,对当年新纳入规模2000万元以上统计的工业、服务业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当年新纳入限额以上统计的商贸服务业企业给予1-3万元一次性奖励,其中批发企业3万元,零售企业2万元,住宿和餐饮、大个体户1万元。同时,对服务业企业统计人员按200元/月的标准由政府发放岗位补贴。
为进一步深化统计体制改革,整合统计信息资源、形成统计工作合力,县政府建立了县直部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发改、统计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联席会议制度对48个县直部门统计工作职责予以了明确,并就工业、服务业、商贸业单位“入规纳限”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压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
二、精准施策,激活市场“一池水”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服务业成为影响最广、程度最深、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县政府带领下,县直相关部门止损复元、化危为机,着力抓好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落实,加快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助推住宿餐饮业恢复增长。今年,在各部门的共同扶持下,根据地、载尊科技、光年城堡、恒丰旅游等一批餐饮、贸易、文化旅游企业,克服疫情阴霾成功入限。
三、压实责任,主动当好“店小二”
围绕全市项目建设和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目标,我们紧盯任务、克服短板、加强服务、力求成效。一是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抓提高。在市局专业科室的精心指导下,专业人员认真学习文件、制度,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借助调研活动和部门定期统计巡访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凭证资料;针对部门、企业对入库入规标准不清问题,整理最新入库条件及标准,通过培训、调研、访户等方式进行业务指导。二是聚焦任务多点发力抓突破。为进一步壮大全县服务业规模,配合开展服务业纳限工作,我们坚持对标对表、理清思路,定期收集税务、工商部门资料,对企业营业收入、纳税情况等指标进行比对、排查,将整合后的信息及时反馈各相关部门和乡镇,做好服务业项目库的“蓄水池”建设,为服务业企业纳限入库工作提供了统计保障。
四、形成合力,种好三产“责任田”
在企业纳限入库工作中,达标服务业企业稀缺、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企业纳限积极性不高、部门工作合力不足,都曾是我们在工作中遭遇过的瓶颈。例如,有的企业应税收入虽明显达标,但企业老板考虑税务、职工保险和后续工作量等问题,积极性不高,存在多方顾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一是树立发展“一盘棋”理念。统计部门立足本职、主动作为,争取县政府的支持领导和部门配合,由县政府牵头不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工作会、部门会商协调会、经济形势分析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协调安排,并由县政府督查室进行督办通报;二是发挥统计“二传手”作用。按照纳限标准和入库审核流程,统计部门在严把企业入库资格审核关的同时,主动加强和税务、工商部门的协调,及时摸清服务业规模,尽最大努力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三是形成部门“助推力”效应。要加快服务业纳限入库工作,确保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既要坚持盘活存量做大做强,更要多方谋划培育增量。一年来,统计部门加强与发改、科经、交通、文旅等部门沟通配合,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企业走访指导、切实解决企业困惑,通过打政策牌、感情牌、示范牌,形成了服务业纳限入库有序推进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