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01105619X/2021-39706 文       号 : 嘉政办函〔2021〕18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嘉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名       称: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0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1年12月01日
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我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转变,加快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建设步伐,为全县蔬菜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动能,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研究院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要求;省委书记应勇同志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把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三农”新贡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加强技术研发,加快补齐种质资源、精深加工、包装设计、冷链物流等农业产业短板,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行稳致远,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二)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
嘉鱼县是湖北省蔬菜种植大县,也是全国蔬菜保供重要生产基地。蔬菜产业经过近40年发展,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近60万亩,产量175万吨,产值达到45亿元,蔬菜己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蔬菜产业发展政策,蔬菜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己建成“两瓜两菜”、设施蔬菜、特色果蔬、水生蔬菜等四大蔬菜板块,拥有蔬菜品牌87个,“三品一标”认证蔬菜产品171个,年交易蔬菜近100万吨,形成了产、加、储、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
建设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能充分利用嘉鱼蔬菜产业和资源优势,开展蔬菜良种的研发、繁育和推广,着手蔬菜健康栽培、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蔬菜运输加工储藏、蔬菜精深加工、蔬菜品牌打造等方面研发,对嘉鱼蔬菜由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转变起到积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推动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人才队伍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主要定位
1.性质功能定位。研究院由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隶属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嘉珍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联创食品有限公司、嘉鱼县外婆湖食品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咸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共同建设,面向嘉鱼县蔬菜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包括产业链延伸、品牌打造等)、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研究院以政府为主导(成立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企业及高校院所参与,实行院长负责制,搭建“研究院+企业+专家院校”的组织架构,按照法人治理要求实行单独核算、独立运营。搭建蔬菜产业领域“共建、共享、共赢”的开放式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引进聚集一批国内外蔬菜产业领域的知名教授团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各方力量联合开展蔬菜产业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创新产品研制以及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整体提升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2.发展目标定位。通过5年的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集蔬菜良种研发推广、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运输仓储、精深加工相结合的国内知名综合性蔬菜产业研发转化中心和农业人才培育中心;成为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接轨国际、水平一流的新型研发组织;在蔬菜产业领域实现大技术和产业模式突破,并通过项目转化,引导培育3-5家农业产业化公司;年培训蔬菜种植户8000-10000人次,蔬菜产业专业一体化服务覆盖全县;通过“研究院+公司+专合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建设绿色健康高档特色蔬菜基地10000亩;积极申报“嘉鱼甘蓝”蔬菜地方公共品牌,并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基地认证、产品认证)和GA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力争到2025年蔬菜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研究内容
研究院以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发展为中心,围绕我县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瓶颈”问题开展以下研究:
1.优质轻简生产技术研发,包括蔬菜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及精准施肥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2.蔬菜良种研发、繁育和推广,提高嘉鱼蔬菜新品种推广示范速度和创新能力。
3.莲藕品种提纯复壮、优质高产栽培、莲产品深加工等。
4.开展蔬菜产业专业一体化服务,为全县蔬菜生产提供科技培训、远程诊断及生产技术指导。
5.蔬菜深加工,包括冬瓜南瓜、甘蓝、莲藕等深加工。
6.蔬菜品牌打造,把“嘉鱼蔬菜”打造成长江流域露地蔬菜乃至全国喜凉越冬露地蔬菜的生产基地。
(二)开放服务
研究院将逐步搭建蔬菜产业研发示范推广服务平台,承接专家院校蔬菜产业领域技术工程化开放和成果转化任务;面向政府及相关企业提供行业技术咨询服务,开展蔬菜产业技术规划和项目策划工作;推进技术合作,开展国际产业技术交流;协助成员单位升级产业技术、开展农户技术培训和指导、孵化农业产业化公司或合作社。
(三)基础设施
1.主体建设。利用嘉鱼谷神科技有限公司二期规划用地,建设2700平方米的蔬菜产业研发中心大楼、8栋专家楼(共1280平方米)和6000平方米的种子仓储加工中心(包括种子自动化生产线、低温冷库、种质资源库等)。
2.配套建设。利用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建设蔬菜新品种引进选育、轻简化栽培、绿色防控、猪-沼-菜循环利用等新技术应用展示基地(800亩);此外,建设平安洲万亩蔬菜健康栽培及新技术展示基地、湖北联创湘莲深加工基地、嘉鱼国美食品冬瓜南瓜深加工基地、湖北嘉珍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莲藕深加工基地(500亩)、湖北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野藕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嘉鱼谷神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质资源繁育基地(100亩)。
(四)人员组成
研究院工作人员由县农业农村局蔬菜产业服务中心、企业(各一名)、科研团队及科研人员(课题研发人员)组成,县农业农村局蔬菜产业服务中心为主导单位。
(五)组建团队
现己有科研团队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方智远院士张扬勇博士团队和湖北省蔬菜优质轻简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团队。
聘请专家有:
方智远 中国农科院 院士
张扬勇 中国农科院 博士导师
邱正明 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郭凤领 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龙 同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朱凤娟 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正高职农艺师
彭 静 武汉市农科院水生作物研究所 正高职农艺师
赵祯卿 浙江省农科院 研究员
周火强 湖南省农科院 研究员
四、主要措施
(一)理顺管理机制
1.管理体制。研究院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隶属嘉鱼县农业农村局,在嘉鱼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加挂“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实行政府引导支持,依托科研单位企业共建。在体制上坚持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支撑、多元投入、市场牵引、开放合作”的运行模式。实行理事会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来自于县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的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一切运行管理权、决策权均由理事会负责。研究院成立创新发展咨询委员会,聘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内专家对研究院重大创新战略开展咨询论证,以保证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院按照人才与团队聚集、产业技术服务、重点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需求,建立健全研发项目管理科学、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成果转化渠道通畅的协同创新模式。
2.运行机制。研究院由嘉鱼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为主导,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联合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专家院校共同组建,其中: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主体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条件建设;方智远院士团队、湖北省蔬菜优质轻简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等专家院校负责科技成果、人才与智力资源的投入;湖北金润农业、湖北嘉野等企业负责技术成果的转化展示推广。研究院形成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由研究院理事会统一管理,参与单位均有共享权和收益分配权。
(二)搭建组织架构
研究院设立理事会(决策)、院长(执行)、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研发中心,设立院长1名、副院长2名,内设蔬菜新品种研发中心、蔬菜新技术研发中心、蔬菜深加工研发中心、蔬菜品牌营销研发中心、水生蔬菜(莲藕)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应用培训中心。
(三)统筹资金投入
建立使用及收益分配机制,包括资金来源渠道,资金使用方式,以及在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研发人员、投入单位之间的收益分配机制等。
在初建期内,县政府给予3年的运行经费支持。每年给予150万元蔬菜研发及日常工作运行经费,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办公运行(20万元)、聘请专家教授等人才(20万元)、根据研究课题实用性及绩效成果予以补贴(110万元)。引导企业自筹资金8000万元,加大蔬菜基地基础建设(主要是基地基础建设、土地流转等)。在研究院参与的企业现有设备基础上,对新增建成的投资部分(包括办公楼、检测设备、研发设备及实验基地建设等),经审计验收后,根据“一事一议”,由县政府按照投资额予以一定补贴。如其获得国家、省、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认可,并通过绩效评价合格,县政府将按政策予以一定的奖励。
研究院理事会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研究院章程和相关制度,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做好研究院所有收益分配工作。分配比例为: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政府)占20%(主要用于研究院日常工作经费),剩余部分由参与企业、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单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对上级成果奖励资金,研究院提取30%作为研究院发展经费,剩余的70%由参与课题研发的单位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四)研究院选址
结合嘉鱼蔬菜产业发展实际,研究院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办公主体设在湖北谷神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研究院管理及科研人员办公场所。目前该公司已建成办公楼1600平方米,专家楼2000平方米(生活设施齐全),购置科技仪器设备100余台(套);2.露地蔬菜科技示范基地设在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已有2000亩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示范基地和7000多亩健康蔬菜生产基地;3.水生蔬菜(莲藕)科技示范基地设在湖北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有野生莲藕生产示范基地480亩、加工车间1600多平方米。
五、预期效果
(一)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研究院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发展规划与目标明确,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科院等建立深入广泛的合作关系,研发设施齐全,承担过多项国家(省)蔬菜产业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100%,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二)开放服务能力
研究院建成后,将提升以下几种服务能力:
1.提升为政府产业发展决策及蔬菜企业行业技术咨询服务能力;
2.提升开展蔬菜产业技术规划和项目策划工作能力;
3.提升技术人才引进及技术培训服务能力,包括蔬菜种植、加工、物流、储藏技术等;
4.提升承接专家院校蔬菜产业领域技术工程化开放和成果转化任务能力;
5.提升搭建蔬菜产业试验服务平台,面向全国提供蔬菜产业资源共享服务能力;
6.提升孵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公司、合作社,为周边甚至全省蔬菜农户提供产业技术一体化服务能力。
(三)运行管理、经济效益及自我发展能力
研究院运营收入来源主要有技术成果转化费用和对外服务收入费用两种。研究院参与的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按照市场规则收取合理的技术成果转化费用。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转化分成费用、开展对外服务获取的收入费用,均作为研究院的日常运作和公共服务费用补贴、以及科研项目的再投入。在多方投入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与研究院齐心协力、联合攻关、共同进步的协同创新机制。以湖北、咸宁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关键技术和共性难题为牵引,建设创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成果的孵化培育。
附: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易 靖 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
副组长:范 威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杨富佳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
谭 文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刘清波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周瑞武 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鲁东林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胡本强 县科经局局长
张东霞 县检测中心主任
熊道德 县财政局副局长
龚云清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陈向军 县科经局副局长
程 超 县发改局二级主任科员
贺新良 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农业农村局,鲁东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陈向军、贺新良同志兼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研究院日常工作。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