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鱼县创建“气候康养旅居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01105619X/2025-11081 文       号 : 嘉政办函〔2025〕9号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旅游;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发文单位: 嘉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名       称: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鱼县创建“气候康养旅居地”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27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5年04月16日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嘉鱼开发区管委会:
《嘉鱼县创建“气候康养旅居地”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嘉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嘉鱼县创建“气候康养旅居地”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掘利用优质气候康养资源,推动气候康养产品价值实现,助力我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县政府决定启动“气候康养旅居地”创建工作,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推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指标
“气候康养旅居地”评价依据《气候康养旅居适宜度评价指数》,指标体系包括气候康养、康养旅游、康养旅居3个一级指标和舒适度、风和度、光照度、健康度、清新度、宜居度、宜游度、满意度8个二级指标及40个三级指标。申报地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康养气候禀赋优良。气候条件适宜养生,气候舒适度、空气洁净度和负(氧)离子浓度达到一定要求;
(二)康养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生态覆盖度、水质达标率、声环境和土壤优质度达到一定水平;
(三)康养配套服务丰富。康养产品服务能力,康养地运营能力达到一定规模,医疗养生配套能力较为完备,有发展康养产业的基础和规划。
二、组织机构
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县气象局、县文旅局、县财政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气候康养旅居地”创建工作专班,全面负责组织、调度、协调、统筹创建工作。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协调、专班日常事务以及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
三、职责分工
县气象局:负责收集全县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指数记录表,分析并编制气候背景分析报告,填写负氧离子监测数据记录表以及其他创建材料的收集整理;负责做好创建评审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负责制作创建工作专题宣传片,并做好“气候康养旅居地”创建宣传工作。
县委宣传部:负责提供对外宣传的相关图文资料。
县财政局:负责做好创建工作的经费保障。
市生态环境局嘉鱼分局:负责提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县交通局:负责提供交通情况报告,包括区域交通、城乡交通、通景公路等情况。
县水利湖泊局:负责提供水资源管理相关资料。
县林业局:负责提供森林覆盖率以及林业资源保护情况报告。
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提供地质环境情况报告,包括我县地理、地质情况等。
县文旅局:负责提供旅游宣传资料、旅游资源分析评价报告及全域旅游创建相关资料;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等文化场所建设情况。
县卫健局:负责提供二甲及以上等级医院相关运营情况,
县民政局:负责提供知名品牌的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中心、老人疗养院、老人护理院、社区养老等)相关运营情况。
四、阶段安排
根据创建任务分解,将创建工作分为六个阶段:
(一)监测站网建设阶段。完善综合旅游气象观测站布局及建设。
(二)数据监测记录阶段。监测并提交空气负氧离子监测记录、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本地区近30年以上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观测资料。
(三)材料收集整理阶段。各有关单位按照创建条件和要求,根据监测站网的数据记录结果形成综合分析报告,筛选收集材料并整理建册。
(四)材料初步审核阶段。组织相关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证等方式,对初步撰写的材料进行论证审核、查漏补缺、充实完善后,由县气象局负责组织填写《“气候康养旅居地”申报书》《“气候康养旅居地”评选申报表》。
(五)材料审查上报阶段。相关创建材料报县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县气象局负责及时报送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初审,并负责监测数据运行时段沟通解释和衔接工作。
(六)专家实地复核阶段。各相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气候康养旅居地”评选委员会组织专家来嘉进行实地复核。
五、工作重点
(一)监测人居环境气候。购买综合旅游气象观测设备2-3套,实时监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PM2.5、PM10、大气压力、氧含量、噪声、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委托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根据《气候康养旅居适宜度评价指数》编制评估报告。
(二)监测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购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系统2-3套,在全县范围内布设2个固定监测点位及1个移动监测点位,对上述点位的负(氧)离子含量进行一定时间的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三)监测环境空气质量。对照申报要求,对县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一年以上的监测,并提交监测数据,数据处理方法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四)完善康养配套基础设施。一是完善交通设施。构筑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改造、建设旅游公路,形成高效便捷旅游交通网络;在入境公路边界、车站、高速公路、城乡主要道路、通往景区的道路设置规范的具有嘉鱼特色文化元素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标牌,营造全域旅游氛围。二是运营集散服务中心。在各镇及旅游服务点、交通枢纽、商业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旅游者集中场所建立旅游服务咨询中心,免费为游客提供与食宿、交通、游览、安全相关的各类咨询信息,并受理游客投诉。三是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旅游厕所建设,全县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沿线、旅游集散地的旅游厕所全部达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效果。四是提升全县宜居度。建设完善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增加休闲慢行绿道,完善标识系统、停车场。
六、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气候康养旅居地”对于进一步提高地方知名度、打造金字品牌、创新康养文旅产品、激活老年医疗康养旅游、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带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吸引游客人才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沟通、密切配合,确保创建工作有序稳步推进。